![]() 資料圖 作者 廣州市應急管理局 供圖
中新網廣東新聞4月29日電 (記者 王堅) 五月的廣州已進入前汛期,“龍舟水”也在路上,高溫高濕、暴雨、雷電和短時大風、強降雨等災害性天氣增多,歷來是季節(jié)性事故易發(fā)、多發(fā)期,加上新冠疫情對化工原料保供、產品銷售、物流運輸的影響,各類安全風險疊加,廣州市危化品企業(yè)將面臨更多危險和不確定因素。 對此,廣州市應急管理局提出: 一要清醒認識事故危害,做到心中有敬。每一宗;鹿蕦ι鐣(wěn)定、抗疫大局、經濟運行、企業(yè)發(fā)展和家庭生活產生全方位、深層次、不可逆影響,堅持人民至上,生命至上,對“1+3+1”行刑銜接心存敬畏。 二要清晰辨識事故風險,做到心中有數。要組織技術骨干、專家等力量,系統(tǒng)分析本企業(yè)每個裝置、每個設備、每個工藝、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火災、爆炸、中毒、窒息、腐蝕、打擊、高墜等安全風險,特別是對電石、過氧化物等遇水反應、自催化類物質必須嚴格落實防水措施,確保防火防爆防雷防雨防靜電等風險管控措施落實到位。 三要抓住事故防范重點,做到心中有責。人是防范事故決定因素,要嚴格按照新《安法》第21、25條要求,履行主要負責人、安全管理人員“雙七條”職責,堅持員工“安全班會”,落實“四令三制”,做到“四不傷害”。 四要守住事故防范五關,做到心中有招。堅決守住“三違”關、動火關、有限空間關、泄漏關和變更關,認清“泄漏就是事故”鐵律,把握“因變致事”規(guī)律,避免“有限空間盲目施救傷亡擴大”死律。 五要熟悉事故處置要點,做到救援有力。結合工藝實際,編制事故處置明白卡,立足工藝處置,加強實戰(zhàn)培訓,配齊配足應急器材,落實領導帶班和應急值守,力爭事故初期第一時間響應處置。 六要加大執(zhí)法檢查力度,做到手中有尺。相關企業(yè)要堅決克服盲目、厭煩情緒,以細而又細、嚴而又嚴、實而又實的作風,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,各區(qū)要按照國務院安委會關于安全生產十五項硬措施要求,持續(xù)推進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工作,對責任不落實、安全不達標、整改不到位的,要依法采取約談、通報、曝光和立案等強力措施,牢牢守住汛期;踩P口。(完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