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廣東新聞4月22日電 (郭軍 嚴曉瑩)4月22日傍晚,廣湛高鐵佛山特大橋跨西江鋼混連續(xù)剛構橋成功實現合龍。
據悉,過去1000多個日夜,佛山高明海事處實現了該大橋開工以來“零事故、零傷亡、零沉船、零損失”的護航戰(zhàn)績。
“西江日均通航船舶超600艘,橋梁主梁段長75米,施工水域通航孔兩側僅剩20米。”佛山高明海事處四級主辦王國宇介紹,在施工現場,佛山高明海事處派出三艘海巡船與無人機組成“移動警戒網”。
在佛山高明海事處智管分中心的監(jiān)控屏幕前,智慧監(jiān)管系統(tǒng)實時跳動著船舶軌跡。執(zhí)法人員正是通過“遠程智慧”與現場管制密切配合,高效維護廣湛鐵路橋施工水域的通航秩序。
作為國家“八縱八橫”高鐵網沿海通道的關鍵工程,廣湛高鐵通車后,將使廣州至湛江通行時間將縮短至90分鐘。為保障大橋年內順利通車,佛山高明海事處將安全服務送至現場。
海事青年服務隊扎根施工一線,組建起水上“移動服務站”,由業(yè)務骨干帶頭排查船舶隱患、分析施工風險,現場解決施工難題,以及為施工方“量身”定制作業(yè)方案。
鋼梁提升過程中,需要攻克通航干擾、施工難度大、施工精準度要求高等多重挑戰(zhàn)。“每次施工吊梁都是一次新的考驗,由于箱梁吊裝位置、梁段長度不同,海事采取的交通管制措施也有所不同!蓖鯂钫f。
針對廣湛高鐵佛山特大橋施工情況的不同,在每次吊梁施工前,佛山高明海事處均會與施工單位作充分溝通,對施工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等細節(jié)逐一進行研究與把控。
據介紹,高明海事處早在大橋施工初期便與區(qū)交通、應急、航道等多部門建立起聯系制度和溝通平臺,形成監(jiān)管合力。得益于施工橋梁停工及時有力,多部門成功處置5起航標被洪水沖刷移位的險情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