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廣東新聞4月25日電 (郭軍 凌瓏 劉楊杰)4月23日,廣州華夏職業(yè)學院20人專家團隊赴梅州豐順縣開展基礎教育對口幫扶工作,通過“專家團隊+實踐培訓+長效機制”三維模式,深入縣域7所學校開展專題培訓10場,覆蓋師生群體600余人次,探索形成職業(yè)教育服務縣域基礎教育發(fā)展的新路徑。
“教育幫扶既要雪中送炭解急難,更要系統謀劃促長效。”在4月23日召開的工作聯席會議上,該校黨委書記張貽發(fā)指出,自2021年啟動全口徑融入式幫扶以來,學校先后投入教育資源超15萬元,重點打造“骨干校長培訓班”“急救科普進校園”等品牌項目,惠及當地師生超7400人次。針對學前教育幫扶新階段,學校提出“四個聚焦”實施路徑,聚焦師資共建深化“魚漁雙授”培養(yǎng)模式,聚焦教學創(chuàng)新優(yōu)化課程體系,聚焦實踐能力拓展實訓基地功能,聚焦在地文化開發(fā)“鄉(xiāng)土文化+幼兒教育”特色融合項目。
“左手按壓位置要準確,右手實施人工呼吸要注意節(jié)奏!痹谪S順縣實驗中學急救培訓現場,參訓教師們在專家指導下反復演練急救流程。據了解,本次幫扶行動專家團隊涵蓋思政教育、心理健康、急救醫(yī)學等7個領域,針對縣域教育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,設計開展10場差異化培訓。系列培訓為師生帶去實實在在的收獲,心理健康教育強化校園心理服務能力,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講座促進德育銜接,數學新課標培訓助力高中教師教學能力提升,AI數字賦能培訓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,非遺漆扇手工課程賦能幼師實踐技能。
據悉,通過資源整合、精準需求對接、長效協同機制,4年多來,廣州華夏職業(yè)學院已形成“需求診斷-資源匹配-效能評估”的縣域教育幫扶標準化體系。(完)